您的位置::集发农业网 >> 华克拉莎

尧都区贾老汉的自制喷灌小井抗大旱象牙树

时间:2022年07月29日

尧都区贾老汉的自制喷灌——小井抗大旱

贾老汉的大名叫贾五子,是临汾市尧都区乔李镇王村村民。说起贾五子,那可是方圆十里八乡的能人,以前在村头开过修理部,经他手的家什就没有伺弄不好的。

今年,全球受厄尔尼诺气象影响,晋南尧都区一带大旱少雨,许多秋庄稼被烈日炙烤的卷了叶,可贾老汉的玉米地里却是绿油油、齐刷刷的一片,比旁边的玉米高出一大截来。 黄河新闻网记者 乔坤 摄 微博

尧都区乔李镇王村,地处临汾市区东北约10公里处,属干旱半干旱区域。这里曾是尧都区农业调产项目乔李韭菜、乔李芦笋中心种植区,蔬菜生产基地。目前,仍以小麦、玉米粮食作物种植为主。

贾老汉说,我不懂什么厄尔尼诺,我仅知道庄稼旱了要浇水。走近贾老汉的棒子地,远远地就可以听到沙、沙、沙的下雨声,那是贾老汉自制的喷灌设备正在作业。黄河新闻网记者 乔坤 摄 微博

大约5年前,贾老汉自己投资1万多块钱,在自家地里打了一口深约80米左右的水井,用于耕作浇地。蓝色塑料管连接沉在井底的潜水泵,两口大水缸用来配制农药或叶面肥,边上的木盒子是电闸。贾老汉总是不愿进入镜头。黄河新闻网记者 乔坤 摄 微博

将井水提升至地面后,存进蓄水池,再用潜水泵二次加压,送入喷灌管道。贾老汉告诉黄河新闻网记者,自制简易喷灌设施是今年春天铺设的,浇过一次麦地,很好用。天旱死了,这不!又派上大用场了。黄河新闻网记者 乔坤 摄 微博

今年乔李一带大旱,没有浇水的棒子地玉米杆要矮一大截。再过月余就要回茬麦子,这些棒子不仅甚有可能面临颗粒无收,每亩还要搭上近300元的投资。黄河新闻网记者 乔坤 摄 微博

受多年无法浇地、产量不高影响,当地群众与贾老汉一样,自费打井浇地的农户不在少数。这是一处还没有封口的浇地水井,一根明线电缆随意裸露铺设,一道连接潜水泵的塑料管道,构成一组简易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画面。黄河新闻网记者 乔坤 摄 微博

据临汾日报消息,自2010至2014年,尧都区农业综合开发累计投入资金6713万元,在全区建设高标准农田5.15万亩。一批灌排设施配套、土地平整肥沃、田间道路畅通、农田林网健全、生产方式先进、产出效益较高的高标准农田,绽放在尧都大地,一幅生机勃勃的农业现代化发展蓝图正在项目区展开。

另据黄河新闻网了解,尧都区2012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,落户尧都区乔李镇王村、南北候等6个行政村。项目面积1.05万亩,按照中央财政投资、省市区配套,项目投入资金总额达1200余万元(约,非官方来源),用以改善项目区内农业生产条件、耕地质量。其中,水利及配套设施占工程大头。

离贾老汉地块不远处,就是2012年实施的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修建的渠系设施(上图)。大旱之年,干旱之时,这些设施静静地闲置在这里。黄河新闻网记者 乔坤 摄 微博

据黄河新闻网记者了解,尧都区2012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涉及当初,是计划充分利用项目区上游的涝河水库水资源。但项目区内群众告诉记者,多年来,涝河水只是每年春天冬小麦春浇时能放一次水。国家投资农业开发后,也并没有感觉到和以前有啥不一样。

微博

为此,没有水源的国投农业开发项目,建设的这些几十公里长的渠系设施,利用率并不高。黄河新闻网记者 乔坤 摄

贾老汉告诉黄河新闻网记者,目前他的喷灌还处在半人工控制阶段,管道也还没有深埋,这都需要资金哩。但即使这样,贾老汉对自己这8亩玉米的收成,还是有信心的。看着自创的喷灌设施正常作业,就像欣赏自己养大的孩子。

像贾老汉家这样10亩地左右的种植规模,打一口井及配套水泵、塑料管等,目前大约需要1至1.2万元,10亩多地铺设喷灌设施大约需要5000元左右,平均每亩地费用约为2000元左右,使用寿命可达10年以上。黄河新闻网记者 乔坤 摄 微博

另据初步了解,在尧都区乔李镇王村及周边,平均每两户就拥有一口用于农业生产的小水井。之所以称其为小水井,是因为井浅、投资小、出水量小、覆盖面积小。深井肯定水量大,灌溉面积大,但群众一家一户投资不起。黄河新闻网记者 乔坤 摄 微博

长春10kn/20kn/100kn电子万能试验机厂家

高安市试验机

深圳WEW-600B万能试验机厂

济南WAW-600D微机控制电液伺服万能试验机厂家

江苏WAW-1000E拉伸万能试验机厂

友情链接